Search

水滴NYSE敲鐘上市,為億萬家庭健康保障創造更大價值!

5月7日晚間,水滴正式...

  • Share this:

水滴NYSE敲鐘上市,為億萬家庭健康保障創造更大價值!

5月7日晚間,水滴正式以「WDH」為證券代碼在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紐交所的保險科技平台。 水滴也成為繼傳智教育、知乎之後,今年第3家成功IPO的創新工場兄弟企業。

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有很多個身份。 他曾參與美團外賣的創建,曾是遭受觸電住院的病人,是幫助員工籌救命錢的熱心同事,在創新工場團隊的眼裡,他是一位非常特別的創業者。

沈鵬創業之際,正是新電商等在內的消費O2O互聯網平台最火的時候。 在各種O2O概念漫天飛的時代,沈鵬選擇了在當時被認為特別難的賽道——互聯網健康醫療保險做切入點。 當時大家認為健康險市場很小,大多創業公司在賣車險,飛單的也很多。 本身保險賽道就不是特別熱門的領域,而健康險這一塊就更加不熱門了。

以沈鵬當時的成就,他還有很多方向可以選擇。 後來,我們管理合夥人汪華在創新工場執行董事申文超的引薦下跟沈鵬進行了深度交流,發現他選擇這個賽道,出自於自身的使命感和情懷。

沈鵬小學五年級時,因為調皮爬電線桿不小心被電傷。 治療期間,沈鵬在燒燙科室的病房中住了8個月。 同一病房也都是燒傷病患,有的需要大面積植皮,有的甚至嚴重到需要截肢。 在醫院裡,沈鵬看到了一場大病如何快速消耗掉一個家庭的積蓄,那些因家庭貧困無力承擔的病人是最慘的,不單要承受身體的病痛,還有隨之而來整個家庭被拖垮的生活重擔。 他說,生命是很脆弱的,"你永遠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 "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沈鵬和幾個小夥伴就確定了公司的使命:「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 」

我對沈鵬的創業者個人特質有所觀察,他一方面執行力很強,有優秀的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他有堅守使命的決心和人文情懷。 這兩者的結合,塑造出一個獨特的創業者。 汪華和申文超都認為,沈鵬在做一件特別有價值,也特別能普惠大眾健康的事情,基於此,創新工場便在A輪投了水滴,並且連續3輪押注。 水滴一路走來中間遇到了很多坎坷,是未改的初心讓沈鵬團隊堅守下來,帶領公司走向上市的時刻。

在汪華看來,水滴本質上是在做讓行業提升效率的事情。 即使沒有水滴籌,一個人因病致貧,他會向親朋好友籌錢。 但沒有互聯網工具的時候,走街串巷、挨家拜訪式的籌錢,成本是很高的,借錢難、借急用錢更難,很多人都有親身感受。 但藉助互聯網工具,可以更快速地把需要的錢籌到,更高效率地解決病患家庭急需醫療資金的問題,為社會保險提供更多一層保障的選擇,普惠更廣大有需求的民眾。

水滴也在極大提升傳統保險鏈條的效率。 傳統保險效率很低,主要是銷售員在幫客戶選擇保險產品,而產品可能也不是最佳最合適的。 申文超表示,水滴獨有的優勢在於,通過技術和數據洞察,對使用者進行精準畫像,更加深入瞭解使用者的需求,通過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多樣化的產品,提高保險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匹配效率,從而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留存率。 「通過互聯網和科技賦能,無論是產品保障的覆蓋率、保障的類型,還是消費者的使用和賠付的體驗上,水滴都能給傳統保險業務極大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近年來,水滴持續聚焦在保險保障和醫療健康領域,創新性地打造了「大病籌款+保險+藥」的健康保障模式,同時也逐步形成了「AI+Blockchain+Data=Construction」的ABDC科技戰略。 立足於使用者需求的基礎之上,水滴科技依靠多元化的業務場景持續探索大數據在保險科技領域的應用,這也是創新工場最早用TECH VC觀點投資水滴的重要視角。

汪華表示,水滴還能促進醫療機構、藥品治療方案和患者之間流通的效率和連結。 這幾個環節的傳統連結其實很割裂、也特別長,中間還充斥了重複低效的人工環節,造成很多流程不暢或信息不對稱。 水滴能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來減少工序降低浪費,説明大量患者在水滴平台上匹配到最合適的醫療機構供應商,從而也獲得最大的實惠,充分發揮互聯網平台的便捷性與普惠性。"

可以說,水滴讓科技賦能連結,降本提效,而且還能促成醫療新科技在患者中轉化,「對症下藥」,最終造福社會中更廣大的群眾,回歸沈鵬創業的初心。

恭喜水滴,站上IPO的新起點。 祝福水滴,希望你們繼續堅持使命,縱情向前。 滴水能穿石,期待水滴成為中國新一代的聯合健康集團,為億萬家庭的健康保障創造更大的價值。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